來源:科技日報
北京時間10月24日0時21分迎來了霜降節氣。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進入霜降節氣后,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就全國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
二十四節氣中直接或間接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小寒、大寒、白露、寒露和霜降七個節氣,以及相對應的二十一物候。了解和認識這些節氣和物候,能幫助人們提前系統而直觀地知曉氣溫將帶來的變化,應對天氣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蟄蟲咸俯。此時豺這類動物開始捕獲獵物過冬;樹葉都枯黃掉落;冬眠的動物也藏在洞中不動不食進入冬眠狀態中。
物候觀測對于農業生產起著很大的作用。我國的物候觀測是世界最早的,從周、秦兩代便已開始。在《禮記·月令》里詳細描述了每月物候情況,包括動植物的生命階段特征、風雨雷霜的逐月變化現象。物候是當地氣候狀況的反映,更能準確指示農事活動。如:“季秋之月,鴻雁來賓。爵入大水為蛤。鞠有黃華。豺乃祭獸戮禽。霜始降。草木黃落。蟄蟲咸俯在內。皆墐其戶。”
物候是古人認識自然和社會的一種方式,通過各種物候變化與節氣的對應,也使節氣成為認識自然、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有效途徑。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M2S8fZKPt0tnksrnFMo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