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時間:2023-05-30
媒體來源:大眾報業·半島新聞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5月30日9時31分,神舟十六號載人航天飛船點火發射,并取得圓滿成功。在神舟十六號載人航天飛船中,青島還有眾多科技元素參與其中,如青島理工大學、海爾生物醫療,他們都為“上九霄”的中國夢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青島理工大學
為飛船提供“上帝視角”三維可視化技術服務
在此次神舟十六號飛船發射過程中,青島理工大學貢獻了科技力量。空間碎片監測與低軌衛星組網聯合實驗室團隊的深空探測實時三維可視化技術,能實時呈現飛船運行軌道、位置、姿態以及載荷等信息。
“我們的航天測控實時三維可視化技術已經常態化應用在載人航天工程、深空探測任務中,這次神舟十六號也是。”團隊成員張慶海說,“這套系統能夠實時再現和監測在軌航天器的軌道、位置、狀態及其部件操作過程,相當于為我們觀測太空中的飛船狀態提供了一個‘上帝視角’。”
張慶海介紹,在火箭發射升空之后,地面控制人員無法通過肉眼觀測飛船在地球上空的運行情況,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飛行過程中,會以每秒8G的傳輸速度向地面傳輸飛船測控數據。在變幻莫測的太空環境以及遠距離控制條件下,實時精準的數據解析對于對于地面控制人員的精準控制尤為重要。
深空探測三維實時可視化技術完全依靠真實數據驅動,對海量測控數據進行實時精準解析,將飛船的運行軌道、姿態以及位置信息等實時呈現,遠在太空的飛行器,立刻被“拉近”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屏幕上,實現了航天器整個飛行過程的三維實時可視化,為地面控制人員的精準控制和決策提供依據。
據了解,空間碎片監測與低軌衛星組網聯合實驗室團隊由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工藝院院士、長江學者趙正旭教授領銜,服務國家載人航天、探月工程以及深空探測工程。自2011年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升空,到神舟十六號飛船順利發射,團隊從未缺席,到目前為止已經參與執行了40余次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以及深空探測工程的飛行控制與指揮任務,深空探測實時三維可視化系統的可靠性不斷得到驗證,保障了歷次航天任務的順利完成。
海爾生物醫療
首次將熱電制冷技術成功應用于航天冰箱
“此次神舟十六上搭載的海爾生物醫療航天醫用冷儲箱是載人航天的標配產品。”海爾生物醫療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產品有多項技術突破。
“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民用壓縮機制冷技術失靈。我們自主研發的制冷芯片一體封裝技術,經過輕量化設計,首次將熱電制冷技術成功應用于我國航天冰箱中。”該負責人介紹。
同時,該冰箱還克服了“輕與強”矛盾體。航天冰箱每增加1克重量,需要付出約1克黃金的發射成本。產品不僅要輕,還要經受住航天冰箱發射階段的振動沖擊考驗,輕與強兩者成了一個矛盾體。海爾生物醫療技術方案實現了整機重量與整機力學強度的完美統一。
據了解,空間站在軌使用的電都來自太陽能帆板,這要求航天冰箱的耗電量盡量小。所以航天醫用冷儲箱采用輕量化設計及聚氨酯復合保溫技術,實現產品能耗比設計要求還節能25%,實現高效節能,其制冷效率較傳統民用產品提高約50%。
截至目前,海爾生物醫療航天冰箱已實現十二入太空。
原文鏈接:https://news.bandaoapp.com/shares/tuwen.html?newsId=860865282833649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