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清風明月樓
我國首個抗新冠病毒特效藥——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特效藥獲得中國藥監局的上市批準,這標志著中國擁有的首個全自主研發并證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抗體特效藥正式問世。

中國首款抗新冠病毒抗體特效藥如何用藥?療效如何?
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特效藥能夠降低高風險新冠門診患者80%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主要作用以治療為主。同時,抗體在人體內可存留9至12個月的時間,對預防感染也有一定作用。這是目前全世界范圍內抗新冠病毒特效藥中最好的治療數據。
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全球健康與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是這款特效藥研發團隊的領軍人物。張林琦表示,抗體是人體的天然武器,他們“大海撈針”,篩選出兩個對新冠病毒阻斷力強大的抗體,讓它們協同打出組合拳,“藥物采取靜脈滴注的方式,整個過程前后40分鐘,注入體內后馬上起效”。
特效藥物研發出來后,張林琦團隊想進一步做二期和三期的臨床研究時,由于防疫措施得當,中國境內已經很難找到可用于研究的新冠病人。2020年12月,基于之前在國內進行的一期臨床研究成果,張林琦他們申請參加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主辦的一個引領全球的臨床試驗。

按照國際慣例,組織者把新冠病毒患者分為兩組,一組接受這款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新冠抗體特效藥的治療,另外一組只是滴注安慰劑,并且嚴格按照隨機、雙盲、對照的原則,對這款特效藥進行國際臨床二、三期試驗。在28天的時間里,對比觀察患者的住院和死亡情況。 2021年12月3日,在嚴格的對比檢測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公布了對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新冠抗體特效藥的全部臨床數據。在第三期臨床試驗中,與安慰劑相比,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能夠降低高風險新冠門診患者住院和死亡風險80%。

張林琦:結果實際上是非常令人激動的。在全世界多地區多種族多個變異株流行的情況下,能夠達到80%的效果,那是何等的不容易。
特效藥能否應對奧密克戎?
伴隨著全球科學家特效藥的研發,新冠病毒的變異也在持續。今年11月以來,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引發強烈關注。面對來勢洶洶的奧密克戎,中國的這款特效藥是否能有效應對?
張林琦:我們評估發現,其中一個抗體保持了活性,另外一個抗體失去了一部分活性,但由于我們是組合拳,兩個抗體加在一起,仍然保持著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中和能力。所以我們對于我們抗體藥物針對新出現的病毒的抑制能力,是抱有非常大信心的。
在國產特效藥臨床二期試驗時,張林琦團隊就申請參加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主辦的臨床試驗。 這是一個全球范圍內進行比較的,公開透明的臨床試驗,將在四大洲六個國家111個臨床試驗基地,開展試驗。 在12月3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公布了臨床試驗數據:張林琦團隊研發的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能夠降低高風險新冠門診患者住院和死亡風險80%!同時,治療產生的抗體,在人體內可存留9至12個月,對預防感染也有一定作用。
在所有已面世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藥里,中國團隊取得了最佳的治療數據。特效藥什么時候全面推向市場?
雖然新藥已經被批準上市,但目前還沒有將其完全推向市場的確切時間。張林琦表示,有關部門以及相應的技術團隊都在夜以繼日推動進程。
未來,張林琦和研發團隊將在科技部的支持下,進一步挖掘整個病毒和抗體相互作用機制、病毒變異規律,挖掘“備胎抗體”,讓特效藥在有效性、廣譜性、持久性方面能夠發揮它的作用。
回首這場持久的抗疫戰,中國團隊已從最初的無措被動,踏實地奔向了領跑世界的位置。
有人可能有點懵,我們早就打過疫苗了,為什么還說這次面世的特效藥是首款呢? 這是因為疫苗對病毒只能起到預防作用,而特效藥才是對新冠病毒有確定性抑制作用,是可以用于治療的藥。 換句話說,疫苗能盡可能地預防病毒,但是如果不幸感染上了,那就只有特效藥,才能對感染的患者進行救治。
至于抗新冠特效藥的原理,張林琦是這樣解釋的: 通過篩選出兩個對新冠病毒阻斷力強大的抗體,讓它們協同合作,就能對付新冠病毒。 這個原理說起來簡單,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卻異常艱辛復雜。 從著手研究開始,張林琦團隊放棄了所有假期,整整奮斗了600多個日夜,才取得成果。
有記者問: 當這個特效藥全面推向市場時,是否會改變中國的防疫政策和方式? 張林琦肯定地回答: 一定會,有藥和沒藥是天壤之別!

雖然目前還沒有新藥完全推向市場的確切時間。但張林琦表示,有關部門以及相應的技術團隊已經在夜以繼日地推動進程。 總之,這是一個值得欣喜的消息,中國人終于有了自己的新冠特效藥,不至于在關鍵時刻被他人卡著脖子。 那是因為在這個時期,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疫苗,沒有自己的特效藥,只能處處受人掣肘。 要知道,一直到現在,新冠疫苗都供不應求,而發達國家還在拼命地“囤貨”。 美國人口約3.3億,卻囤積了約26億劑的疫苗,人均7.8劑。 英國也已經預訂了超過5億劑的疫苗,而他們的人口僅僅只有6700萬,人均7.4劑。
比爾蓋茨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曾表示:全世界75%的新冠疫苗流向了10個富裕國家,而一些落后國家直到現在才收到第一批疫苗。
這還遠遠不止。 根據觀察者網的報道,國際消費者權益倡導組織10月公布的報告中指出,美國的輝瑞公司對于購買疫苗的國家,開出了一系列“霸王條款”:與簽約國約定,一旦產生糾紛將按照紐約法律通過私人仲裁解決……
對于這些行為,印度的一位主持人更是直言: 美國輝瑞公司是在搞“疫苗恐怖主義”。
被別人“卡住脖子”的苦,我們中國人曾經吃的夠多了。 所以無論是疫苗還是特效藥,我們都只能靠自己,也只能信自己。 最后一個“寒冬” 我們已經與疫情共存兩年了。 如今,每周依然有50000人死于新冠肺炎。 全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但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強調,全球范圍內在2022年,有能力與信心控制新冠的流行,逐漸回歸正常生活。
近期,張文宏也發文表示: 這將是最后一個寒冬!

我們終會“撥開云霧見天日,守得云開見月明”。 所有信心的來源,都是國家的強大保障。 在特效藥研發成功的新聞下方,無數網友發自內心地感嘆: 中國,優秀!
這兩年來,國家一直在默默地為我們兜底。 你知道治療一名新冠重癥病人需要花費多少嗎? 武漢一名醫生曾發過一條微博,其中顯示,總治療費用為112.9萬元。
對很多普通家庭來說,這個數字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這名醫生感嘆: 也許只有在中國,國家才會給你承擔治療新冠肺炎的所有醫療費用。 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全國確診住院患者結算人數5.8萬人次,總醫療費用13.5億元。 再比如疫苗。 在中國,疫苗可以免費接種,甚至是國家哄著我們打。 但在國外黑市,中國疫苗被炒到了“天價”,價格高出黃金數十倍。
我們相信,在所有中國民眾的努力下,跑贏病毒,只是時間問題。 向所有辛勤耕耘、默默付出的科學家和科研人致敬!